(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课前设计
课程名称 |
食品微生物学 |
授课学院 |
公卫 |
授课对象 |
18级食品质量与安全 |
授课教师 |
杨晓炜 |
职 称 |
讲师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学时 |
2 |
授课章节 |
第十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
1.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及其类型 2.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细菌、真菌、病毒 |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 2.建立健康所系,生命至上的科学精神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启发式、互动式、讲授式 |
思政元素 |
在教学内容中导入食物中毒事件,引发学生深思,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科学态度 |
具体教学案例 |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课前设计 推送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利用学习通平台创建课程,并将自主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发布讨论话题,安排学习计划。 2.课中导入 结合上海甲肝食物中毒事件导入本节内容,阐述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本章以上海甲肝食物中毒事件为例进行讲解,从1988年1月1日起到1988年5月13日(至此与往年同期发病持平),本市暴发流行的甲型肝炎,一共发病310746例。在1月19日至3月18日的两个月中,累计发病数为292000多例,日报告发病数超过1万例的长达16天。要知道,当时上海人口总数不过1250万。这次甲肝发病来势之猛、发病之集中、覆盖面之广,为国内外医学史上所罕见。 3.课后总结 “这场甲肝暴发流行给了我们沉重的教训,也让我们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和经验,对于上海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流行病预警机制、构建现代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
教 学 反 思 |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是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条件。以上海甲肝食物中毒事件,激励学生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的保障。
|
推送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利用学习通平台创建课程,并将自主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发布讨论话题,安排学习计划。 2.课中导入 结合上海甲肝食物中毒事件导入本节内容,阐述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本章以上海甲肝食物中毒事件为例进行讲解,从1988年1月1日起到1988年5月13日(至此与往年同期发病持平),本市暴发流行的甲型肝炎,一共发病310746例。在1月19日至3月18日的两个月中,累计发病数为292000多例,日报告发病数超过1万例的长达16天。要知道,当时上海人口总数不过1250万。这次甲肝发病来势之猛、发病之集中、覆盖面之广,为国内外医学史上所罕见。 3.课后总结 “这场甲肝暴发流行给了我们沉重的教训,也让我们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和经验,对于上海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流行病预警机制、构建现代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