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8

作者: 时间:2022-06-09 点击数:

       

课程名称

临床流行病

与循证医学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麻醉、检验、护理、管理、

临床、影像、口腔本科学生


授课教师

待定

职 称

待定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课

学时

40


授课章节

第十一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环节及影响因素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熟悉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3.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史。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式。


思政元素

价值观;职业道德。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具体内容:

伍连德,马来西亚华侨,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博士,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伍连德立即制定防治措施,这些防治措施就是隔离疑似人群,救治患病人员。伍连德依靠着自己一人之力和几千名医疗知识几乎为零的军警,完成了这个堪称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奇迹。由此一役,伍连德成为了当时公认的亚洲鼠疫防控第一人。

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法。

3.信息化手段:多媒体演示伍连得抗疫图片。

4.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介绍伍连得抗疫事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积极、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珍惜有限的大学时光,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发奋学习,不负青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能力。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本次课程内容为《传染病流行病学》,通过引入“伍连得抗击鼠疫事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基本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有利于专业知识教学目标的实现。

但如何结合教学实际需求,以更科学、更多元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与设计,利用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造思政“金”课,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