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89

作者: 时间:2022-05-02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变态心理学

授课学院

公卫学院

授课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


授课教师

耿艳萌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必修考试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十四章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及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及症状特征。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一、培养具备渊博医学基础知识、严谨工作态度、高尚仁爱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医学人才;

二、立德树人是医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历代较为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民众道德教化较为重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讲授法、启发法、谈论法、课堂讨论法


思政元素

一、热爱工作 热爱岗位 职业道德 二、责任意识  三、人文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案例概括:

第十四章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

思政融入内容:

杨德森教授195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两年后,成为该校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第一代神经病学家黄友歧教授。从进入大学开始,他便致力于校正“失衡”的精神世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条路走到黑”。一路走来,他亲身参与也亲眼见证了我国精神医学兴起和发展壮大。众所周知,我国现代精神病学起步发展相对于西方较晚,而在杨德森教授硕士学习和毕业之初,精神科更是遭受了“文革”的重创,从业治学环境可想而知。然而,他心中的梦想并未泯灭。1978年,拨乱反正后不久,被平反并晋升为副教授的杨德森,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我国精神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一位卓有创建的医学家,杨德森教授也是我国精神医学国际化发展之路的矢志践行者,他常说“中外济世同心”。早在1979年,他就作为我国首批受到美国精神病学会邀请的学者,访问美国。之后,他又多次到美国进修、访问、合作科研,与美国同行建立了友好关系,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心理社会因素、成瘾行为与健康协作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专家顾问组成员,国际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中国现场测试中心主任、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MS-Ⅳ)国际咨询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海湾医学中心客座教授,为我国精神医学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课程育人。通过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立足专业知识,挖掘课程思政结合点

过去的教学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点的学习与考核,我们经过重新设计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在确保专业知识传授不受影响的同时,充分挖掘“思政”内涵,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和德育理念信念等内容与专业知识点对应,积极讨论、巧妙设计教学方案。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无声植入思政教育

专业课程讲授思政内容,不能将专业课程讲成纯粹的思政课,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学。授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仔细设计授课方案,注意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育人的自然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育。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