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84

作者: 时间:2022-04-20 点击数:

         

课程名称

食品化学

授课学院

公卫

授课对象

19级食品卫生与安全


授课教师

崔新宇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食品化学的概念、食品化学的重要性。

2.熟悉食品化学的基本任务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了解食品化学新进展,便于今后进一步掌握新知识,掌握仪器的特点,养成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药物制剂的本质,并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对化学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及科学家精神对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讲授式、互动式教学


思政元素

教学过程中结合食品化学发展历程将相应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导入到课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学自信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1.课前设计

推送资料和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利用学习通平台创建课程,并将自主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发布讨论话题,安排学习计划。

2.课中导入

多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在新课的导入环节,可以结合药物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科学家故事进行课程导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本章以我国著名食品化学专家徐岩教授为例进行导入,徐岩教授长期从事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风味化学及微生物风味代谢调控领域科学研究,2007年提出的风味导向学术思想将白酒神秘的风味密码解析以及与群体微生物生态发酵技术结合,成为引领中国白酒研究创新学术思路和技术,并将中国白酒神秘内涵揭示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白酒的科学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徐岩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茅台、五粮液、汾酒等白酒龙头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我国白酒产业技术升级。徐岩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1项。徐岩教授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5项(国际专利6项);出版专译著教材14部(册);发表SCI论文215篇(在Top级期刊J. Agric. Food Chem.发表论文26篇)。课后总结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明白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着力提升科研原创能力,未来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将课程思政引入食品化学课程,达到了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丰富了食品化学的教学内容,明显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良好学习风貌,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且推动了一部分同学的课外延伸学习,基本实现了对大学生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丰富知识底蕴的双重育人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