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77

作者: 时间:2022-04-12 点击数:

课程名称

西方心理学史

授课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授课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


授课教师

赫英娟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54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分析


思政元素

文明:科学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中国心理学家潘菽的科学精神

本章授课内容涉及到“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科学研究中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心理学史的研究也必须以这一原则为指导,特别是在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实质。

教学方法与举措:探讨中国心理学家潘菽的钻研过程。

教学过程:在授课内容进行到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时,插入中国心理学家潘菽的介绍,帮助同学们带有正确的思想来学习这门课程。

中国心理学家潘菽先生

潘菽(1897.7.13-1988.3.26),原名有年,字水叔,江苏宜兴人,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潘菽早年对心理学的发展寄希望于实验研究。因为当时心理学的派别很多,分歧很大。潘菽认为要取得一致的正确看法,靠空洞的论争是与事无补的,只有通过实验取得可靠的结果,才能求得共识,从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后来,潘菽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和对心理学各流派分支实质的进一步研究,认识到照自己的设想未必就能达到所期望的结果,因为对于同一个科学事实和实验结果,仍会有不同以至相反的解释。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只有把看问题的根本观点端正了,才能够对心理事实有一个正确认识,因而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学的科学性。基于这种认识,潘菽转而更加注重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上世纪40年代,潘菽特为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了《理论心理学》课,试图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说明心理学中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潘菽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室,中国心理学会也成立了心理学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潘菽直接领导这两个机构的工作,带领和指导中国心理学理论队伍逐一研究心理学中一些有很大分歧而且又是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潘菽自己率先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具新意的深刻见解,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心理学的构想和框架。例如:潘菽认为心理学必须对人的本质有一个符合科学的理解。在潘菽看来,人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可以得到高度发展的心理智能,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本质特征,从而阐明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门重要的大有发展前途的基础科学。

潘菽一向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潘菽毕生一直在探索改革旧心理学和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的途径。早在30年代,潘菽针对中国学术上的"买办制度"和"全盘西化"的论调,在心理学上则一贯反对不加分析地照搬外国的心理学,极力倡导开展切合中国实际、能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的研究。晚年,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心理学的四条主要途径。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这是科学心理学的命根子;二是要密切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以求能为此更好的服务;三是要有分辨地继承中国古代可贵的心理学思想,以发扬国光,古为今用;四是要有批判地吸收外国心理学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中国心理学者从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已逐步认识到潘菽这些主张的正确性,并把它视为发展中国心理学的纲领。这是潘菽为中国心理学所做出的带有根本意义的贡献。

案例分析详见如下: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以唯物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即“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件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精神生活的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物质、经济生活条件的制约。坚持这一原则表现在分析心理学思想、流派和理论的起源时,不仅要考察学科内部的原因和一般的思想文化背景,还要注意探索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作用。

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要求我们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任何一种学说和理论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同其他学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该方法也要求我们在评价人物和流派的是非功过时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心理学史的研究中应该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我们要以历史的态度看待心理学史上的各种学说和理论,根据历史实际来评价人物、流派、理论和学说。




西方心理学脱胎于18、19世纪的旧哲学,受到西方形形色色的哲学的影响,同哲学观点保持着紧密联系。因此,研究这样一种受多种哲学影响的心理学的历史,若没有正确的思想的指导,就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不可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