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51

作者: 时间:2022-02-16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危重病医学

授课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授课对象

麻醉学专业


授课教师

张虹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识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妥善治疗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


思政元素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无硝烟的全球范围的战争中,我国医护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利用现今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和知识,做出了令世界钦佩的成绩,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医生和医学生,更应该知道怎样定位和规划自己的医学生涯,怎样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2019年末,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悄无声息地在我国逐渐蔓延开来,没错,这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直至今年四月份,俄罗斯境外输入型病例大量从绥芬河海关进入我市,而我院成为省指挥中心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我院在各级领导的指挥下,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满意答卷。

我们,作为一线医护人员的一份子,仅有一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青春热血是不够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让我们的爱国情怀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伴有或轻或重的呼吸困难,那么这种呼吸困难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同样是病毒感染,有的人毫无感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症状感染者;有的人仅有轻微的像感冒一样的咽痛、流涕等症状;而有的人却发生严重的呼吸衰竭甚至需要机械通气?我们今天就以“新冠肺炎”为例,从它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这几个方面逐步走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一、病因:新冠肺炎的病因很清楚,就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也就是说,病毒感染是导致ARDS常见的一种病因,同时临床上常见的导致ARDS的病因除了像感染、淹溺、非栓塞等等肺部直接损伤因素,还有间接性损伤因素,比如胰腺炎、外伤、烧伤等。

二、机制:关于ARDS的机制,无论是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肺内因素,还是外伤一类的肺外因素,机制都是不十分明确的,目前更多学者和专家认为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之间的失衡。

三、病理生理:该病的病理过程共有三个阶段即渗出期、增生期、纤维化期。这三个过程往往是连续的,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进展是逐渐发生的,而不是突变的。在渗出期,患者因为肺水肿出现低氧血症,到了增生期和纤维化期,患者出现肺顺应性下降和小气道的阻塞,进而导致低氧血症的进一步加重。

四、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的加快和呼吸窘迫,严重者伴有低氧血症以及代偿出现的心率增快、烦躁不安等等。

五、治疗原则:尽管目前我们并没有研发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但我们要知道,控制原发病和抗感染治疗仍然是治疗肺内因素导致的ARDS的首要原则;其次,氧疗、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是我们治疗该病的基本手段;同时我们可以选用减少肺泡渗出、营养支持、增加患者免疫力的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通过以上的内容,希望大家对ARDS能有更充分的认识,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通过自己所学,为患者消除病痛。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ARDS本是一种相对抽象、难以理解的疾病,但其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每一个临床医生都应该掌握的,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内容,是重中之重。饮用思政元素,结合临床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切实地体会医生对病人的天然使命感,加强和促进了学生对病症学习的知识渴求程度,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