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1: 患者男性,72岁,因“背部有一疼痛性包块1月”来院就诊,患者自诉该包块已发现一月,且早期较小,质韧。近一周包块逐渐增大,且伴有疼痛,现疼痛剧烈,可感包块伴有轻微波动感。经医生查体后诊断为“痈”,需手术治疗。经与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情,进行术前沟通签字后,为患者门诊局麻手术治疗。由于患者背部痈已逐渐增大,且疼痛明显,有感染、破溃可能。医生给予手术时,选用在痈的表面做并列两个“+”口,且以反挑式持刀进行切开,将脓液充分引流,并以纹氏钳将囊内壁破坏,清创引流包扎固定。并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断询问患者感受是否疼痛,该医生动作轻柔,语言柔和,选用器械及术式得当,符合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教学方法及手段:这个案例运用了讲授法和案例法;使用多媒体联合口头传授、教具法。 融入的思政内容: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 在本案例中,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的精神,如术前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交代病情并详细沟通。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如术中反复询问患者感受。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如对病情的掌握,对术式和处置的选择。让学生从本案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基本技能操作,同时将以病人为中心、人文关怀融入到医患沟通中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案例2: 百岁院士张金哲:开创我国小儿外科,行医70年,仍未“退休”。境至精诚,是为大医。张金着院士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儿童健康事业。人生百年,初心不改,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治病救人、著书育人方面张院士一直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尊重患者。每一位患者进出他的诊室时,张院士都会起立迎送,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对医学的重视。同时在行医过程中,不断创新,研究出一个又一个利国利民的先进手术器械,改良一个又一个术式,将儿童的手术术式推向微创化,甚至无痕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医学杰出人才,不断为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输注新的力量。 教学方法及手段:这个案例运用了讲授法和案例法;使用多媒体、口头传授法。 融入的思政内容: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早期接触临床,注重医患沟通。培养学生的担当和使命意识。老一辈无私奉献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