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30

作者: 时间:2022-01-0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神经病学

授课学院

神经病学

授课对象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教师

曹文慧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专业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们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引导自主讨论


思政元素

以介绍后部皮质萎缩为出发点,从而融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注重预防、帮助这种慢性疾病患者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念,以及如何筛查以及诊断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们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教导学生认真负责,依道而和,提高工匠精神,教导学生集体主义,以实践为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工作,热爱岗位的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具体教学内容:本案例是一位老年患者女性,65岁,患者2016年5月出现走路偏斜,无法朝目标物直线前进,未予以重视,后病情逐渐加重,2017年3月主因“左侧肢体活动缓慢,走路无法保持平衡”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病症加重,患者再次就诊于我院。神经系统查体:计算力差,失写,言语不清。左侧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肌张力高,皮层复合感觉差,左右辨别不能,言语不清1,面具脸1,异动症0,静止性震颤0,动作性震颤0,对指右1左4,手握拳伸展右1左4,快速拍打试验右1左4,膝关节灵活性右1左4,步态障碍4,姿势稳定性、后拉试验不合作。H-Y评分4分。住院后给予患者影像学检查,核磁提示顶叶的严重萎缩。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症状稍有改善出院。讲课过程中穿插换着病情的视频,将患者病情讲述生动有趣。以患者病情变换引导学生对患者病情诊断的思考。讲解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后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该疾病及类似疾病的治疗方向和治疗手段。

教学方法:首先以病例的形式给同学们介绍本次讲座的主要疾病——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PCA)。PCA是一种以视觉障碍为主要表现,与顶枕叶及颞叶后部皮质萎缩相关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小于典型AD患者(一般不超过65岁),病理改变80%来源于AD,其余20%与路易体痴呆、皮质基底节变性及克-雅病等有关。着重介绍患者病情变化,让学生们体会疾病的进展过程,并且在变化过程中体会疾病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过程。使学生们了解到后部皮质萎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及影像的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以此拓展学生对于神经病学变性疾病的认识与了解。最后进行治疗讨论。

信息化手段:采用PPT进行讲解,穿插患者各个时期的病情变化视频,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具体。

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给学生灌输思政的思想。例如:工匠精神,科学技术现代化,人文精神,依道而行等精神。在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下,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最后对本章节内容总结,再次强调掌握内容,从本章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中树立学生们相信科学和正确的认知。介绍本章内容最新的进展,给同学预留课后思考神经变性疾病有何其他诊疗方法,和假如自己是一名神经科医生面对病情及病情变化应该如何去做,怎么做到和患者感同身受以及和家属的沟通,上述问题将在下章授课前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明确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是为了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法,其更重要的就是为了缓解家属及患者的焦虑心情,要注重医患沟通,减轻家属的照料的负担。提高学生的思想的道德水平。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