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00

作者: 时间:2021-11-09 点击数: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授课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授课对象

药学专业


授课教师

李海燕

讲师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五章 药物的临床研究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概念;2、掌握药物临床试验的分期和具体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挖掘本章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案例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临床药理学教育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PPT教学、视频教学


思政元素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队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名称】:屠呦呦与青蒿素

【具体内容】: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她的团队因发现青蒿素的抗疟作用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蒿素从发现到研制成新药,历经了十三年,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这些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新药研发团队的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屠呦呦等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钻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药学工作者和当代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敬仰和学习的优秀品质。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药物的临床研究,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新药的临床研究,屠呦呦团队研发青蒿素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中包含了很多思政德育元素:爱国、敬业、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刻苦钻研、工匠精神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为将来医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做好铺垫作用。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新药临床试验的主要内容。正面导入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屠呦呦团队在研究青蒿素新药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刻苦钻研,历时多年,最后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也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信息化手段】:播放视频:《科学家的故事-屠呦呦》

【引入思政内容的方式】:

1.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国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谁吗?你知道青蒿素的故事吗?

2.解决问题:播放视频《科学家的故事-屠呦呦》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本“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优点在于充分发掘了临床药理学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了课堂教学中,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了思政教育,与学生互动性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更好的掌握了药物临床研究的内容。

不足之处在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刻,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够多元化等,相信通过日后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同行评价等教学活动,将与教研室教师们更好的确立教学理念,更加深刻的探究思政元素。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同时肩负着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临床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