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85

作者: 时间:2021-10-12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假肢与矫形器

授课学院

临床医学院

授课对象

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


授课教师

张顺

职 称

助教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五章 上肢假肢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截肢后的残肢处理,上下肢假肢的主要结构与选配要点

熟悉:假肢装配流程,上下肢假肢的康复训练及临床适配性检查

了解:假肢的主要制作材料,截肢手术要点,上下肢假肢的代偿能力评定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关爱残疾人,更要尊重残疾人, 共筑和谐社会,热爱祖国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启发法、谈论法,问答法,演示操作、小组实操、以案例讨论、视频教学、分组讨论、线上线下混合等方法和手段


思政元素

友善:关爱健康,团结互助

爱国:热爱祖国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课程导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后带来的巨大社会问题,引出战争导致大量残疾人涌现。残疾人大量涌现导致假肢行业迅速发展。引入正题。

课程思政引入,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远离战争带来的危害。这一切都是因为祖国的强大才使我们能平安生活。所以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同时,我们要关爱残疾人,更要尊重残疾人。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堪为其头等大事。通过就业,才能实现残疾人劳动权益和自身价值,才能增强残疾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现实中,一些残疾人遭遇就业歧视常见诸报端。要解决这一问题,要继续加大力度帮扶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鼓励社会福利性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必须清楚,对残疾人的关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和救济层面上,而应继续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各领域里切实推动帮助残疾人的行动,实现残疾人“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

教学内容及讲授方式:

(1)了解上肢假肢的分类、各种假手品种、结构特点、上肢假肢新结构、索控上肢假肢控制训练、索控上肢假肢使用训练、肌电假手信号检测和使用训练。

(2)掌握上肢假肢的分类、上肢假肢的基本构成、选用原则、上肢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

技能目标:

(1)掌握上肢假肢的分类、上肢假肢的基本构成、选用原则、上肢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

(2)培养学生悲悯为怀,精益求精的大医情怀,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主动性有待加强;注重理论学习,但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明显不足。

(2)通过理论联系临床病例的辨证论治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的兴趣,坚定学习评定的信念,树立评定疾病的信心。

(3)通过小组讨论,增强竞争意识,养成严谨、勤学、善思的治学态度,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上肢假肢的分类:按结构分、按安装时间分、按驱动假肢的动力来源分、按假肢组件化情况分、按假肢的主要用途分、按假肢制造水平分。(2)上肢假肢的基本构成:手部装置、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接受腔、悬吊装置和控制系统。

难点:上肢假肢装配适应性检查:检查处方要求、检查穿戴是否容易和是否穿到正确的位置、检查接受腔与残肢是否伏帖和受压的耐受程度、检查对线是否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检查假肢长度、检查肘关节屈曲角度、检查控制系统的操纵效率、检查假肢的重量。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1.假肢的教学方式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往往理论授课多而实践机会少,学生主要表现为不能将书本中讲解的基础、临床理论等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养成缜密的临床思维。本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CBL教学方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以典型病例讨论为内容,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具体病例时,如何收集、了解病情,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病情中准确地分析、归纳、鉴别、判断,从而抓住主要问题,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临床气息,体会该课程与临床工作的重要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教学方法对教师而言,也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性强,态度严谨,责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善于与患者沟通,懂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成为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合格医学生。

2课堂语言艺术、情感艺术的改进

授课过程中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以丰富的语言,深厚的情感,激发学生爱护病人,以人为本的悲悯情怀。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