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82

作者: 时间:2021-10-06 点击数:

课程名称

急诊医学

授课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授课对象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教师

于群枫

职 称

助教

课程性质

考查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十六章 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生命支持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心脏骤停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了解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坚持将立德树人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案例、图片、黑板、多媒体

思政元素

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2020年7 月 6日10:43左右,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机车路附近,一名老人不知何故仰面晕倒在路边的水坑里,意识不清,颜面青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呼吸微弱,由于没有专业医学知识,周围人们束手无策。就在此时,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于仁志恰好从此路过,于仁志立刻意识到这是急症表现。经询问,老人的女儿叙述老人患有心脏病。于仁志给老人初步检查发现老人无脉搏,颈动脉无搏动,于是在让人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摆放患者体位,协助通畅气道,立即单腿跪在污水坑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维持抢救措施10分钟左右,期间老人的呼吸心跳有短暂恢复,直至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于仁志才默默离开。从上述案例大家学到了什么?

急救即抢救生命,无论你是从事哪一专业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职责及应该掌握的职业技能。它不光要求我们面对危急时刻思路清晰、反应灵敏、动作迅速,更重要的是精湛的技术术,规范的操作,在危急关头,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及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挽救患者生命。


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1.迅速的决策和反应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它能够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更具体延伸。2.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也是医生的职业要求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所学不仅应用到工作中,也要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不足:应选取急诊科案例,这样对患者的整体情况描述更加确切,并能体现团队协作精神,更贴近教材,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