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女儿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烧,体温迅速窜到39度多,平时活泼可爱的她突然一下萎靡不振,小脸红彤彤的,趴在大人怀里昏昏欲睡,一家人顿时紧张起来。虽然自己是儿科医生,但是家人非常不理解,并强烈要求到医院输液退热治疗,经过自己密切观察和多年经验,诊断为重症上呼吸道感染,不能排除流行性感冒,选择对女儿进行居家休息治疗方法,而家人坚决反对,最后在自己耐心解释即使发热情况很严重,女儿只有发热,并未出现其他合并症状,一定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病毒感染通过一定的护理、休息是可以自行缓解的,这样对女儿的免疫力提升也很有帮助,最终家人接受自己治疗方法,一起在家给予女儿加强看护,清淡饮食,发热时给予正确的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无效时,体温超过38.5℃,给予女儿口服退热药,配合给女儿口服维生素,以增强免疫功能,坚持了四天,最后女儿体温恢复正常,并成功的避免应用抗生素等静点药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医学生在真正面对疾病的时候应该认证思考,对患者要进行最准确的治疗,不可为一时的表面效果盲目开药,虽然最后病是治好了,但是并不是以对患者最好的方式。同时我作为医生在与家人沟通的过程也值得我们同学借鉴的。 本素材主要介绍了儿科医生当自己的孩子感冒发烧时,与自己家人理念不同发生冲突,并解决冲突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为患者负责的态度,以及自主思考,能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面对不知情患者耐心的态度和能安抚并帮助患者家属的能力。 与专业内容的融合点:通过对《当儿科医生遇到自己孩子感冒发烧》故事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与专业内容的融合点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流行性感冒合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病毒感染呈自限性,以及患儿本身具有自行修复的能力。处理病毒感染导致发热的原则;退热的原理。素材故事与教学目标相呼应,在学生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贯穿思政教育。 教学方法:此素材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讲授素材前,运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对于上感及流感的概念与病因,引出其临床表现。学生在课程开始已经学习了呼吸系统有关内容,通过故事加强对上呼吸道感染及鉴别诊断的学习,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专业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耐心沟通、为人处世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