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58

作者: 时间:2021-08-18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

授课学院

基础

授课对象

本科各专业


授课教师

崔荣军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考查

学时

2


授课章节

基因表达调控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熟悉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不同之处;了解基因表达调控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从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从协作、团结角度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理念;从责任意识   纪律意识角度,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制理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取导入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PPT、图片、文字、视频、动画)、自制模型等手段。


思政元素

细胞编程性凋亡、基因诱导表达等体现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协作、团结的友善理念及责任意识   纪律意识的法制理念。


具体教学案例



具体内容: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含有不同数量的基因。比如细菌一般含有4000个基因,多细胞生物可达数万个,人类约含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某一特定时期或生长阶段,基因组中只有小部分基因处于表达状态。例如,大肠杆菌通常只有约5%的基因处于高水平转录活性,其它大多数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水平极低,即生成很少的RNA或蛋白质。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体的基因表达水平也会不断增减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长和增殖,表现在生物体中具有某些功能的基因产物在细胞中的数量随时间和环境而变化。

教学方法:

导入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

信息化手段:

视频、图片、动画

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

编程性凋亡、基因诱导表达等内容,引导学生要有大局观、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情怀。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

不论身在何处,都要接受监督、遵纪守法,有压力、有动力、有创新,如同基因的稳定遗传而又适度变异那样,勇于与时俱进,敢于标新立异,但是不可冒进,避免犹如脱离正常生命轨道的癌细胞,成为生命秩序的叛逆者而毁灭生命个体。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制理念。

不同的基因在统一的基因表达调控背景下,有的需要关闭表达,有的需要开放表达,这反映了协作、团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理念。

















1.通过对基因表达调控的讲述,引入遵纪守法接受协调的调控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教育学生在符合伦理道德范围内的勇于创新,既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规范了边界。

2.把单纯的说教分散蕴含在知识点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相应的观念和认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3.思政理念也会在知识点的认知中起反哺作用,增加学生对抽象的分子知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4.教学中的联想和现实生活中对接,会启发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活化,把书本上没有温度的死知识变得鲜活。

5.思政理念的灌输和渗透会增加学生的共鸣,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