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内容是呼吸系统综合性实验,需要先将动物麻醉,行气管插管术,然后进行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并复制急性肺水肿模型。在授课过程中,植入两个课程思政案例,如下: 1.思政内容:《麻醉医生说麻醉》是一个宣传麻醉医生的视频。麻醉医生不是只给患者注射麻醉药止痛后就完事大吉,更多的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如果外科医生的职责是手术切除肿瘤,麻醉医生则要负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的监护与维持,如果没有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不可能完成一台手术,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是值得骄傲的,更是重任在肩,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及对生命的重视。 引入方案:在进行到动物麻醉时,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自己作为麻醉医生具体要做什么?是将患者麻醉就可以了吗?如果患者麻醉前情绪不稳定或者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危险情况,我们该怎么办?然后通过学习通软件选择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后,播放此视频,从而加深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识,继而强调给动物麻醉时一定要随时观察动物的生命指征,避免出现麻醉意外。若动物出现焦虑应先安抚后再麻醉。若出现麻醉意外应及时抢救。 2.思政内容:离危险最近的人——插管敢死队。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为重症患者插管是最为危险的工作。因为给患者插管时,带有病毒的高浓度气溶胶会从气道喷涌而出。而实施气管插管术的麻醉医生则成为离病毒最近的人,20~30cm,会最大范围的暴露。麻醉医生们不仅需要有如临大敌的谨慎,更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新冠肺炎患者对缺氧耐受力差,此时,气管插管有“黄金90秒”之说,即从注射麻醉药开始到插完管,时间必须控制在90秒之内否则就可能导致病人缺氧而死,而新冠肺炎患者痰液多而黏稠,必须先用吸痰器将痰液清理干净,方可插管,否则粘稠的痰液会堵住气管,引起病人窒息。刘宇锋曾遇过一位患者,推完药吸完痰,最后留给他插管的时间只有五六秒钟,争分夺秒插进导管的那一刻,他感觉都快虚脱了。每一次插管抢救,都是他们在和死神抢人做斗争。每一次插管成功,他们就给一位患者带来一分生机。每一次插管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引入方案:在讲气管插管时,先播放“插管敢死队”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精神;使学生树立医者仁心、敬佑生命、团结合作的观念。同时引出问题,什么时候行气管插管术,什么时候行气管切开术,它们的应用指征是什么?气管切开的解剖位置在哪里?若给动物气管插管后,动物出现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应怎样解决?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肺水肿吗?肺水肿有哪些症状和体征,形成机制是什么?由学生讨论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