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53

作者: 时间:2021-08-0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麻醉机能学

授课学院

基 础

授课对象

麻醉专业

授课教师

郎志芳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必修考查

学时

4

授课章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实验性肺水肿模型的复制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家兔麻醉及气管插管术。

2.掌握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3.掌握肾上腺素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4.熟悉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医者仁心、敬佑生命、团结合作的观念;在学习实验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珍惜、尊重、爱护生命。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PBL法,演示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视频,学习通软件。 

思政元素

1.《麻醉医生说麻醉》视频,麻醉不但会止疼,还得能保命。培养麻醉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

2. 离危险最近的人—插管敢死队。麻醉医生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因进行气管插管工作,使自己暴露在带有病毒的高浓度气溶胶下。培养学生敬佑生命、医者仁心、甘于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本课程内容是呼吸系统综合性实验,需要先将动物麻醉,行气管插管术,然后进行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并复制急性肺水肿模型。在授课过程中,植入两个课程思政案例,如下:

1.思政内容:《麻醉医生说麻醉》是一个宣传麻醉医生的视频。麻醉医生不是只给患者注射麻醉药止痛后就完事大吉,更多的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如果外科医生的职责是手术切除肿瘤,麻醉医生则要负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的监护与维持,如果没有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不可能完成一台手术,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是值得骄傲的,更是重任在肩,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及对生命的重视。

引入方案:在进行到动物麻醉时,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自己作为麻醉医生具体要做什么?是将患者麻醉就可以了吗?如果患者麻醉前情绪不稳定或者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危险情况,我们该怎么办?然后通过学习通软件选择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后,播放此视频,从而加深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识,继而强调给动物麻醉时一定要随时观察动物的生命指征,避免出现麻醉意外。若动物出现焦虑应先安抚后再麻醉。若出现麻醉意外应及时抢救。

2.思政内容:离危险最近的人——插管敢死队。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为重症患者插管是最为危险的工作。因为给患者插管时,带有病毒的高浓度气溶胶会从气道喷涌而出。而实施气管插管术的麻醉医生则成为离病毒最近的人,20~30cm,会最大范围的暴露。麻醉医生们不仅需要有如临大敌的谨慎,更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新冠肺炎患者对缺氧耐受力差,此时,气管插管有“黄金90秒”之说,即从注射麻醉药开始到插完管,时间必须控制在90秒之内否则就可能导致病人缺氧而死,而新冠肺炎患者痰液多而黏稠,必须先用吸痰器将痰液清理干净,方可插管,否则粘稠的痰液会堵住气管,引起病人窒息。刘宇锋曾遇过一位患者,推完药吸完痰,最后留给他插管的时间只有五六秒钟,争分夺秒插进导管的那一刻,他感觉都快虚脱了。每一次插管抢救,都是他们在和死神抢人做斗争。每一次插管成功,他们就给一位患者带来一分生机。每一次插管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引入方案:在讲气管插管时,先播放“插管敢死队”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精神;使学生树立医者仁心、敬佑生命、团结合作的观念。同时引出问题,什么时候行气管插管术,什么时候行气管切开术,它们的应用指征是什么?气管切开的解剖位置在哪里?若给动物气管插管后,动物出现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应怎样解决?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肺水肿吗?肺水肿有哪些症状和体征,形成机制是什么?由学生讨论解决。




通过融合案例教学,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兴趣更加浓厚。在动物麻醉时能够及时观察动物麻醉状态,体现出学生对生命的敬佑和珍惜。同时学生对动物的感受也更加重视,当出现麻醉浅的情况时,学生会及时补充麻醉药,而不会任由动物痛苦挣扎,大大减少了麻醉意外的发生。在气管插管时,学生会按老师讲授,认真谨慎操作,基本不会出现未清理气道,或分离不干净而导致动物死亡现象。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学生的态度也发生明显改变,由于对生命的珍惜,不让动物的生命无意义的消失,及作为麻醉学生的责任感,驱使学生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力求得到最好的实验结果,结果不理想时就会重新做一遍,而不是放任不管。同组同学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互相提示,每个成员都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工作。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动物死亡率降低,学生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责任心也增强,遇到问题不会推卸责任,而是学着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现象都说明,课程思政的加入,不仅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医者仁心,也会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