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41

作者: 时间:2021-07-14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学院

基 础

授课对象

本科各专业


授课教师

崔荣军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考试

学时

2


授课章节

绪论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熟悉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了解生物化学和医学各学科的联系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从弘扬科学精神的角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从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角度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理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取导入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PPT、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的教学手段。


思政元素

①从生命的化学属性出发,抵制唯心主义生命观,从弘扬科学精神的角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

②回顾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历数我国古代对生物化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和近现代生物化学家的奋斗足迹和成就。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同时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从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角度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理念。


具体教学案例



具体内容

生物化学的概念,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其本质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奥秘。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静态生化

动态生化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饮食、营养、医药等方面的创造和发明在实践上为生物化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科学家对生物化学发展的贡献。吴宪对学科的建立和学术的成就。中国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学方法

导入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

信息化手段

视频、图片、动画

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

正确认识生命的化学本质。建立科学的生命观。树立唯物主义思维,自觉抵制唯心理论。弘扬科学精神的角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

学习科学家艰苦卓绝的钻研精神,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

了解本学科获得大量诺贝尔奖的事实,提升学科自信。

从我国古代人民对生命科学的贡献角度,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理念。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

学习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从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角度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理念。




1.对生命的物质性的认识,能够增强学生一般规律的认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思政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唯物主义思想。

2.把单纯的说教分散蕴含在知识点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相应的观念和认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3.思政理念也会在知识点的认知中起反哺作用,增加学生对抽象的分子知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4.教学中的联想和现实生活中对接,会启发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活化,把书本上没有温度的死知识变得鲜活。

5.思政理念的灌输和渗透会增加学生的共鸣,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