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9

作者: 时间:2021-06-17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医学遗传学

授课学院

基础医学院

授课对象

19级临床1-8班


授课教师

王 静

职 称

讲 师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时

44


授课章节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病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遗传学特有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应用遗传病相关知识和技术分析遗传病的能力,为未来临床遗传咨询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基本理论教学、实验课、讨论课和社会实践、线上讨论


思政元素

1. 遗传学发展历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知识点展现科学研究的开拓精神及工匠精神。

2. OMIM 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现团结合作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教学内容:遗传学三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定律)和连锁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始祖,最初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发表论文20年未得到认同,但最终研究者证明了孟德尔的理论的准确性。举例代表性的病例,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并指症、血友病、先天性聋哑等疾病的发病规律,系谱特点、临床症状等。总结系谱特点,绘制系谱,单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估算。

思政内容:孟德尔实验方法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比如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来验证。特别是他把数学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是超越前人的创新。还有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也值得我们学习。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 (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于1987年应运而生,并且免费供全世界科学家浏览和下载。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现团结合作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例如此次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是国际社会控制疫情、克服危机的必然之路。面对疫情的扩散及其所带来的挑战,控制疫情的蔓延、减缓其危害并最快和最大限度地战胜疫情和恢复经济是各国面临的紧迫的、共同性的任务。为此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中所指出的,“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完整、准确绘制及分析家系谱的保障。介绍我国基因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激励爱国主义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无创产前诊断要具备一切为了病人的人文关怀精神。身为医学生,有职责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遗传病是难以根治的疾病,一个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对家庭对国家都是负担,所以面对待遗传病要有正确态度,积极预防遗传病的再发,学生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有家国情怀,为提高我国的国民质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引入思政内容方式: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未来的历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理论的形成,依据实际来修正理论逻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可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点,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课堂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意识、基础、能力三方面,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二是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增强专业课堂思政内容的吸引力;三是丰富专业课堂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比较、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比较、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使思政教育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与时俱进。正面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教育,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引导学生品德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