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7

作者: 时间:2021-06-10 点击数:

课程名称

组织学与胚胎学

授课学院

基础医学院

授课对象

19级麻醉1班

授课教师

胡 静

职 称

教 授

课程性质

考试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呼吸系统

专业知识

教学目标

了解喉的超微结构;熟悉掌握气管、肺的导气部与呼吸部的超微结构。

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思政元素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在讲授肺的导气部与呼吸部的结构和功能时,以新冠肺炎的发生作为背景,除结合临床表现阐述呼吸系统的结构以外,通过播放视频和讲述一些发生的抗疫真人真事,着重展示祖国“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武汉重症病房:“90后”护士,在微博中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和那些新冠肺炎患者的故事,她说:第一次听到那么多感谢。在对同学授课时,引入这些实例,激发学生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还可以对比我国和外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表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在抗疫中取得胜利,而反差出国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所谓“民主”,对疫情的控制不力,反映社会制度致命短板和巨大缺陷,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开展,课堂中的思政内容激发了学生关注国家事,注意身边事的热情,通过课件中一些有关抗疫的身边的一些贴近并且贴近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使我们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国家意识,达到了思政教育的目的。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