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通过心绞痛的生活常见疾病引出本章内容的心脏和血管,让学生思考心绞痛的始作俑者在哪里?让学生说出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同学们因在高中阶段对该部分内容就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知道血液通过心脏流向动脉,由动脉流向静脉,又通过静脉返回心脏?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容易仅仅记住知识的内容,没有深究其原因。通过问题的抛出,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的同时,播放动画视频,并且详细讲解血液循环的发展史:当时学术界普遍认可盖伦的血液单向不循环学说,而生理学奠基人哈维努力突破这个学说,他利用蛇做动物实验研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血液循环理论:血液系统是一个由心脏-动脉-静脉-心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但动脉与静脉之间如何联系尚未解决,直到发明显微镜后,解剖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脉和静脉之间相互联系的毛细血管,从而血液循环理论才被世人认可和接受。教师通过上述案例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血液循环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还能让学生明白“不畏权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必不可少的,逐渐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为将来的医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解心瓣膜时,将心腔内的瓣膜比作“阀门”,它们的打开和关闭是有规律和节奏的,从而能够严格控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同时心瓣膜具有防止血液返流的作用,保证血液不会向错误的方向流动。当然心脏有节律性舒缩活动完全取决于心脏的电传导系统,这些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房室束分支以及分布到心室乳头肌和心室壁的许多细支等。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有以下3种,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浦肯野纤维,其中起搏细胞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心脏正常电冲动的发源地,决定着心脏跳动的节律。移行细胞起到传导冲动的作用,浦肯野纤维能快速传导冲动。由此可见,心脏的各种结构,必须相互协调,才能高效地行使其功能。心脏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如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会引起全身血液供应的问题,导致心绞痛的发生等等,若处理不及时的话,很可能会危及生命。就好比一个集体,需要每个人都互相团结协作,才能把各种事情做好,才能发展更好。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