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6

作者: 时间:2021-05-25 点击数:

课程名称

中医学

授课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授课对象

临 床


授课教师

王书惠

职 称

 中 级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48


授课章节

第二章  阴阳学说


专业知识

教学目标

掌握阴阳的概念,了解阴阳之间的关系和阴阳的哲学内涵。


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举例法、观察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


思政元素

中华文明 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具体教学案例



一、新课导入,提问学生:1.被称为四大国粹的是什么?2.四文明古国,其他三个文明灭亡的原因?从而导出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导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复习历史,了解历史上中医学的重要贡献,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接着介绍阴阳学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导入阴阳学说这一重要的理论。

二、新课讲解学习:阴阳学说的起源、阴阳的概念、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的哲学内涵。1.阴阳学说的起源,通过展示甲骨文阴阳的图片,引导同学分析汉字阴阳的构成。阴阳最初指的是日光的向背,如《诗经·大雅·公刘》曰:“相其阴阳,观其流泉”。通过隐藏在汉字后面的含义,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初步接触阴阳的概念。2.阴阳的概念,通过对阴阳学说起源分析,引导出中医学中阴阳的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含有一分为二的意思,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通过讲授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并初步了解阴阳的哲学内涵。3.阴阳之间的关系,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为了更形象的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列举的了自然界具有阳性特征的事物和现象如太阳、白天、男性、温暖、夏季、等等,以及阴性的事物,如月亮、黑夜、寒冷、冬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两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借助一年四季的变化来说明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转化、消长平衡的关系。并展示太极图这一学生熟悉的符号,进一步说阴阳之间的关系。太极是事物和现象的统称,阴阳是其矛盾的对立面。太极图体现了阴阳学说全部内容:其黑白分色即是阴阳对立,黑白互相延伸体现了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黑白互相存在于对方的中心即为阴阳互根。通过讲解太极图中蕴含的深刻哲学含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阴阳的概念,并体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4.阴阳的哲学内涵,阴阳学说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教师需挖掘其唯物主义哲学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分析阴阳学说。具体做法: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及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内容,即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然后引导学生使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阳阳的概念和之间的关系;最后揭示阴阳学说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总结,中医学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医学,中医学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





















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始终尊重中医学课程教学的规律,充分挖掘阴阳学说章节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如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医学的理论指导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举例法、观察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演绎法、比较与类比法的能力。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相衔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教学设计内容完成情况良好,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接受了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但是课后练习时发现学生有些知识掌握的不到位,知识点会背但是不会用。主要由于阴阳学说知识点较抽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