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9

作者: 时间:2021-05-19 点击数:

课程名称

药剂学

授课学院

药学院

授课对象

18级药学、制药、药剂


授课教师

佟 雷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九章注射剂第六节大容量注射剂


专业知识

教学目标

1.掌握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和无菌及灭菌工艺要求

2.熟悉注射给药的途径


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

2.建立健康所系,生命至上的职业价值观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启发式、互动式、讲授式、案例式


思政元素

以人为本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具体教学案例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手段,引入思政内容及方式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案例具体内容(短片播放形式)

本章以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案为例进行讲解,2008年10月6日,国家药监局接到云南省药监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次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是一起由药品污染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依法应按假药论处,完达山药业公司将被责令全面停产,依法处理企业直接责任人,在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初步检验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题。

教学方法

案例演示法:通过播放焦点访谈栏目《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案件调查》始末,谈及发生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工艺中的灭菌环节出了问题,以此警示灭菌生产工艺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教育学生对待工作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问题导入教学法:以此次注射剂染菌问题为线索,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制备环节中,哪个环节容易发生染菌?染菌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去避免染菌?染菌后应如何进行灭菌?出厂前如何进行质量检查来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流出?

互动讨论式教学法:基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课堂教师所讲授知识,让学生展开讨论,师生互动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信息化手段

多媒体教学

引入思政内容和方式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内容中导入药物制剂不良事件,引发学生深思,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科学态度。

2.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结合实际的注射剂制备中无菌和灭菌工艺要求,讲解灭菌与无菌的重要性,警示学生要高度重视注射剂的无菌与无菌操作工艺要求,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所系、生命至上的职业道德观念。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实施效果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是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条件。以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为案例,激励学生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对患者的伤害,帮助患者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将课程思政引入药剂学课程,达到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双重目的。

不足之处:

1.此类事件相对出问题多见于注射剂,案例较为贫乏。

2.有的学生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牡丹江医科大学教务处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通乡街3号 邮编:157011 电话:0453-6984332